武汉国医堂医院
十二指肠炎是指十二指肠的炎症,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。症状缺乏特征性,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、恶心、呕吐、呕血和黑便,有时和十二指肠溃疡不易区别,单纯靠临床症状无法确诊,本病常与慢性胃炎、慢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胆道疾患或慢性胰腺炎并存。
与十二指肠溃疡相鉴别:
十二指肠炎与十二指肠溃疡有时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,二者均可与饮食有关的上腹痛、不适感、可为碱性药物所缓解。单凭临床症状较难鉴别,主要依靠内镜检查明确诊断。
与慢性胃炎相鉴别:
慢性胃炎的症状,如上腹部不适或疼痛、消化不良、饱胀、嗳气等与十二指肠炎相似,且两者常同时存在。内镜检查是鉴别二者的主要方法。
与胃神经官能症相鉴别:
胃神经官能症与十二指肠炎均可见上腹部疼痛、嗳气、反酸、恶心,呕吐等症。胃神经官能症患者以中年女性为多见,多有精神创伤史,主要表现为间歇性上腹痛、胃脘灼热或不适感、泛酸、嗳气、呢逆等,问或有呕吐。服用抗酸药能使症状减轻,但不能完全缓解。查体上腹部压痛较广泛,且不固定。患者一般情况良好,但常伴有头痛、头昏、乏力、失眠、抑郁或焦虑等神经精神症状。各种器械与生化检查均无异常。
与十二指肠慈室相鉴别:
单纯性十二指肠慈室多经其他原因作胃肠钡餐X线造影检查而偶尔发现,患者常无症状。但当想室发炎或有溃疡形成时,则可出现中上腹痛。疼痛常出现于食后,查体中上腹部有固定压痛,有时易与十二指肠炎相混淆。可经X线钡餐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加以鉴别。
与慢性胆道疾病相鉴别:
胆道运动功能障碍可引起发作性痉挛性右上腹疼痛,患者以中年女性较多,疼痛多发生于饱餐之后(尤以脂肪餐),应用碱性药物不能缓解。慢性胆囊炎、胆石症可引起消化不良症状及上腹痛,有时易误诊为十二指肠炎。“B”型超声波及X线胆道造影检查可明确诊断。
并发症
上消化道出血并不少见,国内报告发生率在3.4%~35.5%范围。多为黑粪或柏油样便,也有呕血者。有的出血为首发症状。
预防
1.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少食或不食刺激性食物、饮酒及某些药物(如非甾体抗炎物)。
2.特异性十二指肠炎积极治疗原发病,如:克罗恩病、肠结核、寄生虫及真菌性肠炎等。